电影封神三部曲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494.html
人物介绍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现实主义画派创始人,尼基斯塔夫·库尔贝,他强调以我笔画我心,从社会现实出发,以社会人民生活为灵感来源,从中发现美,以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艰辛。他开创性地善于打破传统画派的思想,让马奈受其影响,才成为19世纪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先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印象派。印象派也叫做印象主义,是西方一种艺术流派,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它的特点是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因为是要抓取一瞬之间的灵感,并在画中表现出来,因此构图只能顾大局,将画者想表达的表现出来,至于细节不是主要考虑的,所以看上去显得有些粗旷,无法体现细致唯美。
《日出·印象》莫奈
印象派的诞生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当时莫奈画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主要描绘一个港口清晨,太阳刚刚跳出水面,倒映在水中的光线变化。由于要抓取太阳刚出水那一瞬间,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画者不但脑海里要构图,同时还得飞快的将所观所想快速会下来。因此,画作只能抓住那种感觉,对于周围的其他景物就显得很随乱粗糙。当时就有人嘲笑这些“巴比松”画家,认为他们根本不懂绘画,完全是凭印象随意画的,他只说对了一半,凭印像是真,但绝不是随意。正因为这样的冷嘲热讽,反而让他们更出名,“印象派”便出现了。
油画《养鹦鹉的女人》,马奈
爱德华·马奈1832年生于法国巴黎,在艺术创作中很注重创新和突破,大胆采用对比明显的鲜明色彩,不再采用绘画的立体空间感,主攻二维平面化。他一生当中绘画无数,是印象派的奠基人之一,但却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其中最引起人们争议的是这幅叫做《奥林匹亚》的人物画。
油画《奥林匹亚》,1863年,巴黎奥赛美术馆收藏
代表性作品
马奈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他的创作技巧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一批后来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吹短笛的男孩》(1866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女神游乐厅的吧台》(1882年)、《奥林匹亚》(1863年)、《春天》(1881年)、《草地上的午餐》(1863年),接下来,带大家一起赏析他的一些名作。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1863年
这幅画作十分大胆,深暗的森林里,两位穿黑衣服的男子,分别坐在一位没穿衣服的年轻女子左右,光线明亮的远处,则是另一位年轻女子在洗澡。这样的场景布置在现实中几乎难以想象,显得十分荒缪,而且对女性隐私部位的大胆描绘和突出,以及将裸身女性和男子同框,也被认为是对女性的侮辱和不尊重。在评价这幅画时,人们谴责马奈的这种表现方式,但同时对该画色彩和光线的运用,以及对人物的真实描绘,又惊叹他的画作技巧。这也许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人们的眼光总很挑剔。
《春天》1881年,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藏
画中所描绘的是一位叫珍妮的女演员,花边的软帽,小碎花裙子,斜肩撑着一把花伞,身旁翠绿的树叶。整幅构图犹如在一片绿木之中,盛开着如珍妮般鲜艳美丽的花朵,所有的背景都成为画中人物的衬托,展现出一种女性迷人的美。不得不说,马奈在对女性画作上,常常能通过全局的处理,将人物的优点放大。
《女神游乐厅的吧台》马奈,1882年
这是马奈生前最后一幅大型作品。女主角是巴黎一家酒吧女招待,她神情忧郁,注意力分散,没有酒吧招待那种活力四射,忙碌的样子,她好像在沉思着什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身后那些酒客们自嗨、喜庆的场景,似乎在告诉人们,每个人的生活不同,你的快乐未必跟我有关。
《吹短笛的男孩》1866年,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幅画中的吹笛手少年,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面的人物,画法极为简单,色彩上也表现稳定,没有太多鲜艳的颜色。正如人们说的那样,这幅画一没有内容,二没有深意,什么也代表不了,什么也说明不了。但就这样一幅画,在今天它的市值已超过8亿。
《白色牡丹花》1864年,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在温室里》1879年,柏林老国家艺术画廊藏
《左拉肖像》1868年,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1883年4月30日,马奈病逝,近些年,他的画作在拍卖市场十分抢眼,频频拍出高价。
今天的名作欣赏就介绍到这儿,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觉得可以,请关注我的首页,如果文中哪里讲得不正确,也请大家提出指正。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