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与股指期货周观点:商品市场BACK结构扩大反映悲观情绪 IH主动对冲策略收益显着

https://www.cgbbzy.cn

  投资摘要:

  本周商品期货市场整体收跌-5.43%。从各细分板块来看,贵金属板块收涨,涨幅为0.77%,黑色和金属板块跌幅最大,跌幅分别为-9.72%和-7.28%。

  涨幅靠前商品期货生猪、玉米淀粉、白银的相关股票表现如下,生猪相关华统股份周表现最好收涨24.12%;玉米淀粉相关天康生物本周涨幅达5.22%;白银相关银泰黄金本周涨幅达10.76%。

  商品期货历史波动率方面,本周波动率略升,商品市场整体回调但波动性并未明显上升,未来有波动率大幅上升的风险,目前风险仍然较大。CTA 策略中,随着波动率降低,趋势和反转策略的风险降低,网格策略与震荡策略收益有所下降。

  价差方面,在统计的59 个品种中有34 个品种处于BACK 结构,本周BACK 结构有所扩大,大部分品种BACK 结构不再十分极端。

  市场下跌的同时BACK 结构扩大,反映市场悲观情绪。

  市场方面,因美国5 月通胀大幅超预期,美联储自1994 年以来首次加息75bp,商品市场大幅回调,我们多次提示对增长更加敏感的金属板块跌幅较大,南华金属指数本周跌幅度达-7.28%。通胀预期与加息预期同时缓和对市场有支撑的情况已经不在,市场交易经济衰退担忧。在4 月17 日的《脆弱供应链下能化商品表现强势,IF 和IC 主动对冲策略持续表现优异》报告中我们提出“大宗商品上游对中下游利润挤压越发明显,供应链效率的不足和疫情后消费提升带来的补库长鞭效应可能使大宗商品需求维持在错位的高景气度,随着美联储缩表和美国超额储蓄的消耗,消费的下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金属板块会更早受到影响。”的提示。我们认为需求疲弱的实际传导时间难以预测,市场对需求疲弱的预期也有反复,因供应链效率不足,库存端反应需求的传导时间需要更长,但当库存端开始反应需求,彼时滞后影响的累积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会更大。海外方面,地缘政治和供应链的持续影响支撑能源价格保持高位,美联储在高通胀下保证经济“软着陆”的空间越来越小,但市场加息预期过于猛烈,市场担忧的核心通胀超预期中能源与食品分项占了很大部分,属于冲击因素,难以形成通胀螺旋,通胀预期后期有望缓和,而猛烈的加息预期带来的权益资产大幅下挫使财富效应下降一方面使美国劳动参与率提升缓解劳动力紧张,另一方面会压制消费而加深市场经济衰退担忧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后期若再次通胀预期与加息预期同时缓和,对整体市场将产生有利支撑。短期加息预期的不确定性加大,商品市场或有剧烈波动。从国内驱动来看,5 月经济数据改善,稳增长主线仍在,关注疫情后政策发力。

  股指期货市场三大指数6 月合约于6 月17 日完成交割。从整体表现来看,IF、IC 和IF 新主力合约表现均弱于指数IF、IC 和IH 主力期货出现贴水三大指数走势本周有所分化;IF、IC 和IH 主力期货的日均总成交量增加;IF 持仓量缩减、IC 和IH 主力期货合约持仓量增加。

  本周,IC、IF 和IH 模拟完全对冲组合的收益率分别为0.41%、0.08%和-0.09%,IC 和IF 的主动对冲策略表现逊于完全对冲组合,收益率分别为-1.58%和-0.29%。IH 的主动对冲策略表现优于完全对冲组合,收益率为1.38%。今年以来,IC、IF 和IH完全对冲组合的收益率分别为-0.74%、-0.57%、0.44%,而采用主动交易的对冲策略的IC、IF 和IH 表现逊于不使用策略,收益率分别为-1.11%、-7.28%和-6.58%。从历史表现来看,采用主动交易的对冲策略表现优于完全对冲策略。

  注:本报告数据截至2022 年6 月17 日。

  风险提示:以上结果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在政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型存在失效的风险。

(文章来源:东兴证券)

文章来源:东兴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